{__STYLE__}
试题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四、论述题(第1、2题必答,每小题15分,第3题和第4题任选答一题10分,共40分)
样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与解析:A。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重大成就,1632年,他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出版,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从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他的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因此,答案选A。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B.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C.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D.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答案与解析:A。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教育学研究应树立问题意识,并善于研究其真实问题,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A选项说法错误,答案选A。
3.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加强德育工作 B.确立教育目的
C.设计课程体系 D.选择教学方法
答案与解析:B。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确立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工作的方向,从而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因此,答案为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校教育
答: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由非专门教育机构逐渐演变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学校按水平可分为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按性质可分为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和各种专门学校。学校教育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学校教育活动通常是在教育者主导下,掌握教育目的,采用教学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