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MBA考试写作真题及解析

2024-11-27

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写作35分。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30)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使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使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起飞,国际地位的提升,无疑也依靠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论据。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人类社会将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35)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近年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去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等现象时有所闻。

56.【存在逻辑问题提示】

本论证中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错漏,供参考:

(1)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观点,或许仅仅是一家之言。反对之声还很多。另外,相关数据也表明,从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之后,世界贸易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穷国、富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却由20多年前的301拉大到现在的701

(2)全球化不能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只能说打破了传统的某些国界。如果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就不会有关贸问题了。所以,即使是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间,比如日本、美国、欧盟之间,仍有各种有形无形的疆界——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全球化并不能让世界完全变平。

(3)即使世界变成了平面,也并不意味着差距就会缩小,平面的世界可能更方便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人力、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意识形态的奴役。

(4)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就能推出各国都将在同一平台上接受信息,因为各国还有各国的信息政策,为了应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强国的信息侵略,各国可能会有相应的信息保护政策。

(5)接受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买得起电脑,能够支付得起信息使用的费用,否则就会造成马太效应: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信息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

(6)就算各国都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信息,也不一定有利于缩小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靠信息这一个单一的因素。除了信息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之外,资金、地理、资源、交通、教育、人口素质、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等各种因素也会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未必就能大大改变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7)“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不一定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以中国为例,我们知道,中国1994年才获准加入互联网,显然中国经济的腾飞在时间上远远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所以,关于中国经济腾飞的问题,我们倒认为,归因于我国1978年以来成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似乎更加科学。

(8)“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共同特点是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因此,金砖四国的发展或许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因素,而非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9)上文作者在无视非洲许多其他实际制约的前提下,得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很可能使非洲成为另一个北美”的结论是很难成立的。我们知道,非洲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教育、工业等基础也很薄弱,因此也无法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再加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使得非洲直到现在战争不断……由于以上种种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非洲也很可能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一跃成为所谓的另一个北美。

(10)同样的道理,中国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其地理条件、交通、教育、资金、人的观念和风俗传统等相对都比较落后。就算在信息方面,也明显存在着差距。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电脑硬件和软件、信息的需求和信息的搜集能力等方面都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因此,网络化将迅速使中国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被填平,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题干作者这样乐观的结论,我们实在很难轻易接受。

(11)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一个不可信的预言

上文基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预言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 中国西部的崛起也指日可待。这一预言的推断过程存在诸多逻辑错误,其准确性值得怀疑。

首先,作出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世界是平的》一书,但事实上这只代表一家之言,况且该书所说“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这一断定明显是错误的。全球化在目前的正确含义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与作为政治概念的疆界不同,自然也不可能抹去所有国界,否则就不存在关贸问题了。而将“世界是平的”不当地解读为世界正变得无障碍,无差别,甚至无疆界也显然既歪曲了原义,也不符合事实。因此全球化未必就能让世界变平。

其次,材料在论证中认为现代网络技术使得穷国和富国一样可以获得许多最新信息,但这不能夸大为在获得特别是利用信息方面,穷国和富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能力。什么样的信息能进入网络,进入网络的信息要发挥何种影响力,这恰恰是由富国、强国决定和操纵的,怎么可能使得穷国和富国一样呢?况且,穷国完全有可能因受经济条件所限无法购置相关设备,从而导致与富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再次,材料作者认为日趋平面的全球化会缩小各国的贫富差距,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该论者理应知道,信息的畅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使穷国获得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正如《世界是平的》一书所指出的,它也能使穷的更穷,富的更富。因此,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乃至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否则无法解释,在同样平的世界,为什么当今有的国家腾飞,有的停滞不前,还有的甚至长期面临危机;即使在腾飞中的国家内,例如中国,如何解决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也已成为最急切的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该论证存在着种种逻辑错误,由此得出来的预言并不可信。

【参考范文简评】

本文开篇梳理题干论证结构简洁,并提出质疑,表态明确。

主体抓住题干论证的三个错误进行分析,对造成的原因论述透彻。

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顺畅,标点正确。可评一类上。

57.【审题立意提示】

本题是供材料自拟题作文。题干内容十分明白易懂,写作起来应当不会跑题。但要论述深刻,恐也不甚容易,必须讲透道理,才能服人。

审题立意时,一要抓住主要信息:功利化倾向,学术造假,沽名钓誉等内容;二要抓住关键内涵:真正的学者应当意在追求、献身真理这一主旨。

据此,本题可从追求真理、做真正的学者、利欲熏心必致学术造假、给学术之苗一片净土等方面来写,选取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理解最深刻的道理,确定一个最佳立意,确保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参考范文】

做一个真正的学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的这句话似乎道尽了人性。但还是有些人,超越名利,超越了狭隘的人性,献身于崇高永恒的真理,升华出了伟大的人格——这就是真正的学者。

真正的学者,是“为理念而生,而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学者。哥白尼不顾教会的迫害,大胆发表了太阳中心说;布鲁诺进一步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终因不肯放弃为之奋斗终生的科学真理,被反动统治者烧死;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鲁诺的“日心说”鼓舞下,向教皇奉为至宝的“地心说”发起挑战,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被投入了监狱。他们都因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而成为真正的学者,流芳百世。

但是,时下的许多所谓学者却没有这种超越的情怀。相反,他们违背献身真理的崇高使命,丧失“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精神,深陷于名利的泥潭。他们不是把学术当目的,而是当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于是乎,抄袭、造假、炒作等急功近利的不端伎俩,为人所不齿的可耻行径层出不穷。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还有些学者昧着良心,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例如,广东大兴煤矿明明是危险重重,但7名所谓专家却一致鉴定为安全。结果,“定做的结论”刚一出炉,第二天就发生了死亡123人的特大矿难,伪学者的嘴脸也就暴露无遗了。

这些伪学者之所以堕落至此,最根本在于他们好“贪”的名利之心。或许名利本身并不坏,我也并不赞同中国古代“名利者,凶器也”、“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的观点。但是,当学者出于名利之心来做学问时,他们“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的结局,就在所难免了。

培根曾说过:“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唯有当一个人的心中存在着崇高的精神,存在着高于他自己的、值得他仰望和敬畏的精神,这样的学者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希望当今的学者能够摒弃功利化,让高校或科研院所成为追求学问和真理的一片净土。

【参考范文简评】

本文开篇,用司马迁的话从逆向入题,引出真正的学者,为中心铺垫,随后用第二段亮明论点。

本论部分,用三段分别举例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时下的许多学者并非真正的学者、分析了伪学者堕落的原因。

结论部分,引用培根的话,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与开篇相呼应。最后提出希望。

全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通顺,标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