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同等学力心理学参考答案

2024-11-21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B    7C    8D    9C    10B

11A   12B   13A   14A   15D

16B   17C   18D   19B   20A

 

二、名词解释:

 

1.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3.β错误:又叫II型错误,即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的概率。即为存伪错误。

 

4.效标效度: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其中,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5.概念同化: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6.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由于儿童在7岁时就克服了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儿童观点采择能力获得了很明显的发展。弗拉维尔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是以了解别人观点为目的,由不同的环节所组成的认知加工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存在阶段、需要阶段、推断阶段和应用阶段。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7.社会影响: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

 

8.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的概念是由费斯廷格于1952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特征、自我理性和责任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无理智状态。

 

三、简答题:

 

1、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含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根据研究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艾宾浩斯在记忆研究中,为了避免由过去经验产生的意义联想对记忆保持量的测定造成干扰,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是由中间一个元音、两边各一个辅音构成的音节,如XIQZEHC.UB等。他以自己作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对词表进行系列学习。在记忆保持量的测量方面采用节省法,又叫重学法,即学习材料到恰能成诵时,间隔一段时间再重新进行学习,达到同样能背诵的程度,然后比较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和诵读次数,就可以得出一个绝对节省值。为了避免在间隔时间内对学过的材料进行回忆,他还在间隔时间内为自己安排了其他材料的学习任务。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是一种首创性的工作,他使记忆这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得到了数量化的研究。

 

2、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包括误差变异、被试样本、题目数量等,这些因素对于信度的影响如下:

(1)误差变异

误差变异越大,信度愈低。凡受试者、主试者、测验内容和施测情境等各个方面能引起随机误差而导致分数不一致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受试者方面,包括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性、求胜心、作答态度等因素。如果受试者的状态是异常的,则产生的结果就不可信。

主试者方面,包括不按规定实施测验,制造紧张气氛,给予特别协助,评分主观等因素。如果主试不经过严格训练,在测验过程中很可能对受测者产生的影响差异较大,比如会鼓励,这样会影响测验的标准化实施。

测验内容方面,包括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等因素。测验内容对信度的影响很大,如果内容不清晰,则被试作出的反应根本没有参考的价值,结论更谈不上可信。

施测情境方面,包括测验现场条件,如通风、温度、光线、噪音、桌面好坏、空间阔窄等因素。测验情景差异较大或者有干扰情况出现,则测验结果出现的差异不能够确定是个体本身的因素还是外界的因素,导致结果没有价值。

(2)被试样本

影响信度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来确定信度的被试团体的特性。团体的异质性。信度系数受分数分布范围的影响,分数范围与被试团体的异质程度有关。团体越是异质,其分数范围越大,信度系数就越高。

团体的平均水平。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积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3)题目的数量

题目的数量即测验的长度,也是影响信度系数的一个因素。一般说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即测验长度越长,信度越高,因为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加大分数范围。

(4)测验难度

测验的难度对信度估计没有直接影响,但是若测验对某团体太难,被试对许多题目只能做随机反应,即猜测时,测验分数的差别就主要取决于随机分布的测量误差,信度系数趋近于0。相反,如果测验太容易,被试对许多测题的反应都为正确,测验分数就相当接近,分数分布范围变得狭窄,从而使信度降低。这表明,要使信度达到最高,能产生最广分数分布的难度水平方为合适。

(5)间隔时间

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3、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性和人本身的状态
刺激物本身的特性包括: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对比性。

人本身的状态包括:需要和兴趣、 情绪情感、个人期待、有机体状态。

 

4、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1)数据正态性,总体分布是正态或近似正态

2)方差可加,总方差应为各方差分量的和

3 方差齐性,各实验处理的方差相等

数据变化不大

可用检验方法确定

如果各组被试人数相等可视为方差齐性

4)因变量数据若为等比或等距数据,用参数的方法;

5)若为等级变量,则应该用非参数方法

 

5、简述确定样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1、研究的类型;2、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3、允许误差的大小;4、总体的同质性;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6、取样方法等。

 

6、如何对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进行评价:

1)、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检验研究假设;(2)、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被试如何取样,是否合理;(3)、按照作者的研究方法,预测将取得怎样的结果;(4)、自己提出的检验假设方法是否比作者的好。

 

四、论述题

1、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动机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2、论述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例如,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2个人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却不能回答3+3=?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与其知识贫乏及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是分不开的。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在解决同一个任务中,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多的是在感知水平上解决问题,而中班和大班儿童逐步地学会在词的水平上解决问题。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水平比婴儿期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幼儿对其经验范围内的事物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像或表象调节,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只有在做完动作以后,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点击查看:2010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真题及其他学科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