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美国人在审讯阿富汗战俘时遇到很多麻烦。阿富汗战俘的不合作,使审讯人员心力交瘁。一位审讯官说:“只要他们愿意开口,哪怕让我倒立着耍猴给他们看都行。”
这位审讯官其实是告诉我们, 。
A 这位审讯官是一位会耍猴的人。
B 这位审讯官想运用耍猴这种方式取悦战俘。
C 这些战俘最喜欢看耍猴。
D 为了让战俘开口说话,审讯人员需尽力向他们表示友好。
E 审讯战俘的工作已经不得不停止。
22 如果甲的成绩优秀,那么乙或者丙的成绩也优秀。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以下哪一项也必定为真?
A 只有甲的成绩优秀,乙或丙的成绩才优秀。
B 如果乙和丙的成绩优秀,那么甲的成绩也优秀。
C 如果甲的成绩不优秀,那么乙和丙的成绩也不优秀。
D 如果乙和丙的成绩不优秀,那么甲的成绩也不优秀。
E 只要甲的成绩优秀,乙和丙的成绩就优秀。
23 战国时的宋玉认为,登徒子是“好色”的。因为登徒子之“妻蓬头挛面,龊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所犯错误是相同的?
A 电站外高挂一个告示牌,牌上大书:严禁触摸电线!五百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严办。
B 咱们厂长讲起成绩没个完,对存在的总是却从不讲一句,这就叫扬长避短。
C 上历史课时,一个学生睡着了。教师叫醒他,问他一个问题:“谁放火烧了圆明园?”这个学生惊慌地说:“不,不是我……我刚才睡着了。”
D 芸芸给丈夫买了两条领带,丈夫打上了其中的一条。芸芸见后,很不高兴地说:“难道另外那条领带就那么惹你讨厌吗?”
E 一顾客问钟表店的服务小姐:这种表掉到海里也真的不会停吗?小姐答道:不会停的,它会一直钻到海底去。
24 已知命题:Ⅰ 甲与乙只有一人能进入复试;Ⅱ 如果甲没有进入复试,则乙就进入复试;Ⅲ 如果丙没进入复试,那么甲就进入复试;Ⅳ 只有丁进入复试,丙才进入复试。
上列命题中,Ⅰ、Ⅱ假,Ⅲ、Ⅳ真,由之可必然得出下述哪一项?
A 甲、乙、丙、丁都进入了复试。
B 甲、乙、丙、丁都没进入复试。
C 甲、乙进入了复试而丙、丁没进入复试。
D 甲、乙没进入复试而丙、丁进入了复试。
E 甲、乙、丙没进入复试而丁进入了复试。
25 9·11恐怖袭击之前约两个月,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一名FBI特工给华盛顿总部寄出一份备忘录,提请注意数名在美国学习飞行的中东人的同时,直接提及本·拉登的追随者可能会渗透入全球民航系统,发动空中恐怖袭击。布什总统的发言人也承认总统曾收到过情报部门的警告。然而遗憾地是,无论是联邦调查局还是白宫,都未对该情报做出应有的重视。
下述哪一项是对上文的总结?
A 白宫并不认为这种每天都会收到的情报有多大价值。
B 总统希望这种事件发生以便为他的反恐战找到借口。
C 由于有关部门的疏忽使本可避免的灾难悲剧性地发生了。
D FBI对一份猜测性情报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E 那时FBI正忙于国内外一系列恐怖活动的处理。
26 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如果光没有质量,它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的方法最为相似?
A 一大佬致仕后,每日与门客饮宴。一日,面色不乐。客问为何。大佬答,每日宴赏,自然快乐,但不知死后是否快乐?一客对道,死后一定快乐。问何故,客回答,如人死后不快乐,那死人早就跑回来了;可我们没见一死人跑回,可见人死后一定快乐。
B 某甲一定是凶手。因为如果他是凶手,他就一定有凶器。经查,某甲持有凶器,可见他是凶手无疑。
C 语言是生产资料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语言是生产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了。
D 这个推论形式是非有效的。因为一个推论只有形式有效,其结论才真实可靠。而这个推论的结论不是真实可靠的。
E 怕批评的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不怕批评的。
27 自然环境本身并不是文化,却是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文化创造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与环境交相作用的过程,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环境的辩证统一体。
以下哪项不是从上文中引申或包含在其中的内容?
A 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地理环境。
B 地理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前提条件。
C 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类实践与客观环境的辩证关系。
D 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
E 气候、地势等直接左右着文化的进展。
28 有的哺乳动物是有尾巴的。因为老虎是有尾巴的。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论的形式最为相似?
A 神学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神学不是科学。
B 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由人设计建造的。所以,有的由人设计建造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或物质生活的需要。
C 苏格拉底是有自己的爱好的。因为苏格拉底是人。
D 鸟类不是哺乳动物。因为卵生动物都不是哺乳动物。
E 有的大学生是勤奋学习的。因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学习的。
29 翎翎是一个小说迷。同学真真问她:你喜欢《飘》、《尤利西斯》、《高老头》吗?翎翎答道:这三本书中我至少喜欢一本;如果我喜欢《飘》而不喜欢《高老头》,那么我也喜欢《尤利西斯》;《高老头》和《尤利西斯》这两本书,我或者都喜欢,或者都不喜欢;如果我喜欢《高老头》,那么我也喜欢《飘》。
翎翎的态度应该是下列的哪一项?
A 翎翎喜欢《飘》而不喜欢《尤利西斯》和《高老头》。
B 翎翎喜欢《尤利西斯》而不喜欢《飘》和《高老头》。
C 翎翎喜欢《高老头》而不喜欢《飘》和《尤利西斯》。
D 翎翎对这三本书都不喜欢。
E 翎翎对这三本书都喜欢。
30 2001年,曾发生京津艾滋病病人“扎针”的传闻;2002年又出现了九江市民的“投毒”恐慌。这两次风波暴露出政府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公共犯罪危机出现时,如何使危机的社会震荡削减到最低限度。
以下哪项不是上文作者所希望的?
A 在公共犯罪发生时,警方应通过得力的防范措施,避免新的社会危害。
B 在公共犯罪发生时,政府应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制止流言与谣言。
C 政府应建立起固定公共发言人制度,让谣言止于权威渠道,
D 即使发生紧急事故,有关部门也必须谨言慎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便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