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辅导资料(11)

2024-11-22

  12、如何对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我们主张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以完成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一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术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所有权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二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必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相分离,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委托人拥有国有股的收益权,控股公司作为代理人拥有国有股的控股权,从而在保持国家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层次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产权独立化。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分离后,国有股事实上具有可转让性,同时引入多元化持股主体,其中包括非国有持股主体。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出基本的条件。

  第四层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13、试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龙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脑力与体力、简单与复杂等不同劳动之间存在着差别,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的“天赋”权利。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作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体现的经济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益的惟一依据。它体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2)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

  (4)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公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不能通过社会直接计算和分配劳动时间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市场机制以迂回曲折的形式来间接地加以实现。因此,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当年理论上的设想存在很大差异。

  (1)在市场经济条件,企业之间的劳动交换首先表现为商品交换,企业投入的劳动量必须表现为价值。当然,企业的劳动只有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时才能得到承认,才能形成价值。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而且包括管理和经营等特殊的劳动形态。因为,企业的劳动成果和收入水平不仅要受企业劳动者劳动的强度和熟练程度的影响,而且要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以企业为中介,通过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个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来实现。由于在劳动和价值、价值和价格、价格和收入之间存在许多的中介环节,受到许我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企业的收入以及根据这种收入而进行的按劳分配从全社会看只能作为一种趋势或近似值而存在。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变化不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而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我们不应把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对立起来,而应把按劳分配的本质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按劳分配的本质是要求消灭剥削,反对平均主义,承认能力和贡献上的差别及其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按劳分配的这现形式则涉及的是这一原则的实现方式。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4、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抽象掉制度因素,即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投入变化或生产率的变化来实现增长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例如,一套鼓励技术变化、提高创机关报动机的激励机制随着专利制度的产生才被建立起来。由于竞争制度的形成和产权的充分界定,市场更加完善和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与劳动分工。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质量控制方法降低了交易业化与劳动分工。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质量控制方法降低了交易费用,产权的有效界定不仅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收益主,而且降低了创新成本,其结果是进一步刺激技术创新。

  体制因素这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第一,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如宪法、成文法、自愿性契约等)和非正式的(习惯等)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插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的变化也表明这种约束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行为人的选择行为。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第二,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一个社会的经济缺乏活力或停滞不前,一般总是与既定的体制因素窒息行为人的创新动机或行为人的创新活动得不到最低限度的报酬有关。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一个社会因体制原因(如市场扭曲)所导致的信息费用的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