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一、名词解释
1、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占有权: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使用权: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的性质,依其用途而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应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收益权:这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5、法人财产权:是指法人对企业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权。
6、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而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二、简答题
1、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记要点)
答: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得到加强,即使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也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单纯的数量扩张和它可以脱离、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而孤立地发展。相反,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有经济正常发展从而保持和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需要在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下功夫,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和组织形式。
第二,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克服市场的缺陷,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挥和长期动态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把计划与市场、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条件。只有把国有企业改造成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表示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简述产权的功能。
答:产权制度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最主要的功能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论述题:
1、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基础。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和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才能使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国有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将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补充,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产生和发展,因而,他的性质、作用、范围和发展趋势都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它已经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之内,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国有制与非国有制、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建立在统一的社会化生产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是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封闭,更不是相互对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