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试题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四、论述题(第1、2题必答,每小题15分,第3题和第4题任选答一题,共40分)
样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答案与解析:A。夸美纽斯针对当时学校中个别教学法效果差、效率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班级授课制。根据这种制度,学生被组织成班级,每个班又分成几个小组;一名教师向全班授课,一个教师可同时教几百个学生;学生组长协助教师维持课堂纪律。因此,答案为A。
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 )。
A.具有阶级性 B.脱离生产劳动
C.具有等级性 D.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答案与解析: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表明我国古代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正确答案是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培养目标
答: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针对的是特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例如,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