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实际上表明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双重性质:以直接的审美风貌去实现间接的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愈是审美的,便应愈是意识形态的;反之也一样,文学愈是意识形态的,便应愈是审美的。
三、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文学与话语
(1)文学以话语的方式而存在。
(2)话语的概念。
(3)文学是一种话语。
(4)文学作为话语的五个要素。
2、文学与话语蕴藉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哲学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的特点。
4、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文学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学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思考题
1、 文学有几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 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性?
3、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形态意识形态属性?
4、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如何体现出来?
5、 什么是话语蕴藉?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1、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根本的社会属性。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这是区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和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标志。这也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3、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虽然不从属于政治,但又不能脱离政治。
4、 社会主义时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