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4. 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达到思维守恒的年龄是________岁。
A.0-2 B.2-7 C. 7-11 D.11-16
15. 艾里克森认为2-4岁儿童的主要心理冲突是_____________。
A.信任对怀疑 B.自主对羞怯 C.主动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参考答案: 14.C 15.B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5. 顺应
参考答案: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顺应是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之一,顺应过程对主体智力结构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这个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会不断地得到修正。例如,儿童通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应,这就是顺应,这时儿童的智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4. 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是为了说明幼儿思维的_______。
A. 守恒性 B. 形象性 C. 自我中心性 D. 可逆性
参考答案: 4.C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2.在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儿童认知或思维中尚不具有的特点是:
A.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形成 B.在动作层面上区分手段和目的
C.初步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D.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参考答案:12.D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2.结合实验或实例论述幼儿期和少年期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
参考答案:(1)幼儿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①按照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理论,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这种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②证明幼儿期自我中心性的"三座山实验"皮亚杰设计的"三座山实验",是用来测查儿童是否能了解别人的视角,是否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三座山分别有不同的标志,其中第一座山顶上有一间房屋,第二座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这个三座山的模型被放在一张桌子上,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观看这个模型,实验者把娃娃放在这个模型的不同位置上,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实验者又向儿童出示与娃娃视线相一致的,从各种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照片。结果发现,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选择的照片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样,而并非是娃娃所看到的景象。由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了解别人的视角和观点。
(2)少年期思维的自我中心
①少年们思维中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虽然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由于这个年龄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过于高涨,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例如,少年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内心及外表,因而认为别人也同样地关注他们的一切。
②少年期思维自我中心的表现
a.假想的观众。自我中心式思维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心理上,制造出一些"假想的观众"。少年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关注和批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少年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和服饰。他们也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还常将自己的是非观、审美观与别人的混淆起来,认为自己认为美的,别人自然喜欢;自己认为正确的,别人也应该接受。所以少年期的孩子常常不理解父母的想法,而导致与父母关系的危机。事实上,每个人都在欣赏着自己,而并不过多地去关心别人,他们每人都是自己的演员和观众。b.独特的自我。在少年的心里也有个"虚构的自我",这与"想像的观众"相对应。少年们将别人如此关注他们的原因解释为自身的"与众不同",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特的,别人不能理解。这种心理特点使少年们具有一种盲目的冒险精神,他们认为,由于他是独特的,所以对别人来说是危险的事,对他则不一样。过分夸大自己感受的倾向,在分析、评价事物时带有了强烈的主观性色彩,会依照个人的意愿,创造出一套独立的推理体系,并试图按照自己的推理模式对现实中的一切进行分析,最后常得出不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