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可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背诵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考生们在学习后一定要课下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我们为大家提供同等学力复习资料,下面是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概论课程练习及答案(七),供大家参考。
简答题:
21、家庭的功能。
答:家庭的功能: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22、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答:传统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特征: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生物功能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人民物质生活由政府提供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生育子女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及人们更强调自我发展,使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逐渐降低;经济功能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实行,农村家庭基本变为生活单位,而丧失了生产功能,农民成为生产集体的成员;抚养教育子女功能的变化。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些传统或者发生了变化,或者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赡养功能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主干家庭之外,对老人的赡养大多采取家庭网络支持模式,即子女家庭虽然与父母家庭独立,但保持密切关系,以较自由的方式解决对老年父母的关照与赡养问题。
23、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答: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儿生子女问题;老人赡养问题。
24、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基本特征: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答:开放的组织观;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组织环境的涵义: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26、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答: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它包括组织的使命、目的对象、时限和指标几部分内容。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在于: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27、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
首先,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
其次,组织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倘若组织目标不能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无法统一行动和决策。再次,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理解与个人性理解必须基本一致。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意愿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组织目标。协作性理解指组织成员脱离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去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个人性理解则是指组织成员站在个人立场上主观地理解组织目标。这两种理解往往是矛盾的。当目标简单具体时,两者的矛盾越小。这当目标简单复杂抽象时,两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较大。一个目标只有当组织成员认为他们彼此的理解没有太大差异时,才能成为协作系统的基础。最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是一回事,必须使组织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途径。必须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并不是因为组织目标就是个人目标,而是因为实现组织目标将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因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如何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
28、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因此,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29、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30、城市社区的特征。
答:城市社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特征: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成员的异质性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31、城市化的动力。
答:工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工业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有辐射作用,对农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2、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答: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燕尾服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效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发展。国家鼓励城乡联合办企业,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应该指出的是,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涵义,即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只要农村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农民也可以在农村过上城里人的富裕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农村发展了,减轻了城市的压力,城乡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33、农村社区的特征。
答: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的特征有:居住特征:从农村社会的区位结构来看,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产业特征: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社
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生活特征:农村人的生活特征是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农村生活的同质性高。
34、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35、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
答: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这三个标准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作独立考虑。另外,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常见的还有职业的评价,这对社会分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36、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37、社会分层需要论。
答:社会分层需要论:需要论认为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需要论的观点认为,衡量分层位置上的重要性有两个;第一,功能不可替代;第二,地位联系别人的程度,联系程度越大,重要性越大。
38、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具体做法。
答:对于帝国主义的工具——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采取没收的办法,即没收官僚资本;对于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广大农民的办法来解决;对于资本家阶级,采取了赎买的政策。1956年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将长期存在。
39、社会制度的基本涵义。
答: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其涵义有三:一,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二,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社会学主要是在中等层次上来使用社会制度这一概念的。
40、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答;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论;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组织系统是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运行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它是社会制度的实体;设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物质资源。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在这四个要素中,概念系统、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的“灵魂”,组织系统、设备系统是其“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