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哪些特征?
2、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
3、试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
1、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哪些特征?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
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
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
第一,强制中的诱致性,就是在经济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践相结合。
第二,从局部到整体,采取非均衡的改革战略,改革由点到面。
第三,双轨过渡,就是不执行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广泛采用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并存的双轨制, 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例来稳定向市场经济过渡。
第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第五、改革、发展与稳定协调。
第六、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在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3、试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从根本上决定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方向和前途。
第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人们通常把制度变革分两种类型,就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革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在于两种制度变革相结合。
第三、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首先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但这种整体协调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性的改革实现的。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方式是符合经济体制变化的内在逻辑的。
第四、体制内改革预期之外推进相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和面临障碍,而从体制外进行市场化则可以绕过这些难题,减少改革的阻力。站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第五、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第六、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配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战略对于渐进式改革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七、初始条件与改革路径.改革的初始条件局渐进式改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改革前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宪法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没有形成不可解决的矛盾,这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制度前提。二、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巨大发展潜力,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物质前提。三、政治结构的相对集中从和领导集团的权威性是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组织前提。四、中国的文化传统无论从消极的方面看还是从积极的方面看都有利于实行渐进式改革,这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文化前提。
第八、弱政府还是强政府。中国现代化需要的是强政府而不是弱政府。
第九、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渐进式改革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任何经济转型国家,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中国改革的特殊和谈经验也同时必然包含着普遍性意义。
第十、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是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