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国同等学力统考命题研究组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7564070151 [出版日期] 2012.12 [开本] 16 [图书页数] 185 [图书装订] 平装 [版次] 2012年第一版 [图书规格] 16 商品介绍:
“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统一性考试。考试内容涵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等五部分内容。
进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旨在加强国家对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宏观质量控制、规范管理,是国家组织的对申请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认定的重要环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考试大纲也历经了从1998年的第一版到2009年的第四版共三次修订。此次新大纲修订除西方经济学部分没有变动外,国际经济学和财政学部分略有改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货币银行学部分则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详细内容请参见书后附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我们特邀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第一时间根据新大纲的变化联合编写了此书。本书在编写上具有如下特点:
1.标准严谨:严格按照最新版大纲(第四版)编写。
2.专业权威: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专家主持编写。
3.准确指导:按大纲考试要求对各学科考点进行精编,对大纲中的习题进行精解,有效突出考试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充分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的考试要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体例新颖:本书设计新颖,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可帮助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应考成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苑集团(www.xycentre.com)的大力支持,同时对参与本书编写的老师及编辑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衷心希望广大考生通过本书的学习,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由于编写时间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缺点或纰漏,希望广大考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及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以帮助我们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图书试读☆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
导论
大纲重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以及在分析方法上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异同点。
大纲习题解答
一、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资源的稀缺以及人的自利本性;研究对象是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遵循的分析方法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拒绝两者的极端方式。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答案要点:(1)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合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此,一方面应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这会导致“八股”式的空泛经济学;另一方面也应排斥完全抛弃理论的经验主义。
(3)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入死胡同。
(4)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
(5)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6)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二、论述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要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第一,市场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第二,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第三,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商品属性 [作者] 全国同等学力统考命题研究组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7564070151 [出版日期] 2012.12 [开本] 16 [图书页数] 185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16 [版次] 2012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