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 )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2.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属于( )。
A.常模参照性评价 B.目标参照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4.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会把“银行”错认为“很行”,这是心理学上的( )现象。
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分化 C.回避条件作用 D.逃避条件作用
5.儿童在某一时期认为“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或者“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学前儿童根据经验认为,“果实是可食用的植物”、“鸟是会飞的动物”,这种思维属于( )。
A.经验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觉思维 D.理论思维
7.有的老师注重如何教好每一堂课,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这位老师已经处于专业发展的(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发展
8.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9.《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其中“黄昏”是指( )。
A. 7-9点 B.9-11点 C.19-21点 D.21-23点
10.唐代诗人杜甫《望岳》诗中写到“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的“岱宗”是指( )。
A.泰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