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实行教资国考以来,经常听到身边朋友抱怨,说我们没有赶上好时候,尤其是师范生。过去,只要师范学院毕业很轻松就能拿证,就算是非师范生,通过自考稍费周折,也能较轻松拿证,可如今,形势变了,教资纳入国考,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要想当教师,同样需要过五关斩六将,而第一关便是通过教资国考,而且通过率只有三成多。在我看来,这些变革其实是好事,教师门槛变高,梦想当教师的学生在校期间,会练就更加夯实的基本功,这可以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会提升。教师不是你想当就可以当,能够通过重重关卡,当上老师的人,不简单,社会各界会发自内心的尊重,准入门槛的大幅提高是否意味着今后教师待遇的大幅度提高,我认为很有可能。总之,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它利好的一面,更何况考试难度加大,能督促自己更加勤奋地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百利无一害。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让大家端正心态。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个人备考的体会。首先,我们所有的考生在,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个科目时,都要学习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记忆这一章,我们掌握它除了有助于我们答对试题,更加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学习读书过程,比如我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并结合我自身的特点,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备考策略。我把复习备考的时间拉长(短时间突击的方法不适合我)比如17年11月初的那次考试我从7月份便开始着手准备,因为我已经参加了好几年工作,已婚有孩子,时间被大量的生活琐事占据,只是每天抽出不定时的碎片化的时间来复习,一次二十分钟至一个小时不等,正因为时间短,每次看得都很投入。这种少量多次的时间分配方式一直持续到考试,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多次复习,尤其是前期复习的频率高,后期,逐渐降低频率,这种方法记忆知识比短时期内集中时间往头脑里大量的输入效果要明显好很多。在这里说明一下以上的复习基本上针对的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英语底子好考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肯定没问题,至于《综合素质》这一科目,基本就是靠平时的积累。可是11月份的那次考试报了三门我只通过了《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门。
其次我来讲一下《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一科目,由于去年11月份只通过一门,今年3月份报考了剩下的两门,我没有买任何教资的教材,参考书或是模拟卷。只是把大学里的教材《英语教学法教程》拿出来复习,结合做笔记,用荧光笔标注关键的术语。其实考试考到的知识点不会很深,记住这些术语的意思可以做对大部分的选择题,大题目会牵涉到教学设计的有关知识我当时就是从书店买了一些高中名师教案看看熟悉流程,有时也会网上搜索一些,另外英语教学法教程中重点看以下几个章节: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vocabulary, teaching reading, integrated skills.今年3月份的考试我就用上了teaching reading这一章节的好多知识。
再次,综合素质这门学科我也没有太多经验分享,这个科目我没有买任何参考书没做任何准备就是裸考,刚过及格线,不过及格万岁嘛,必经只是通过性考试,考多了不也浪费吗?嘻嘻,开个玩笑!考这个科目的时候,我觉得主要是时间的把握,参加了两次,每次都感觉时间不够用,第一次考试作文字数刚写过半。第二次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字数差得没第一次多,可还是不太够,但是我估计这一次的作文得分肯定比第一次高。我觉得对于这一科目,作文是关键,前面的题抓紧时间,给作文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还有作文话题无论怎么变最好都能联系教师这一话题,才有可能在立意这一点上得到较高的分值。
总之,调整好心态不苛求不抱怨,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总结失败的教训,教资考试你不想通过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