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同等学力】法学备考2501期

2025-03-23

【法学】法学备考2501期学苑同等学力核心资讯 2025年01月01日 09:06 北

图片

2025年同等学力统考目标日:2025年5月18日


【学苑微语】你只看到了别人的2%,别人只看到了你的2%,根据那隐藏的98%来做调整。


图片

【法学】申硕练习题

01

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哪些人是法定代理人?(      )

A.父母              

B.成年子女          

C.监护人            

D.配偶

↓ 点击下方空白处向下拖动鼠标查看答案及解析













【答案提示】:ABCD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监护 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即 为其法定代理人‌。未成年的监护人可以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个人或组织‌。精神 病人的监护人可以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个人或组织。‌


【法学】申硕练习题

0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成年年龄          

B.怀孕              

C.出生              

D.分娩

↓ 点击下方空白处向下拖动鼠标查看答案及解析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取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自然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依据,也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志。

【法学】申硕练习题

03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B.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C.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D.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责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该阶段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

↓ 点击下方空白处向下拖动鼠标查看答案及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正确选项:ABC  解析: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并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情况下,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学】申硕练习题

  

04

下列属于刑法生效时间方式的是(     )。

A.从公布之日起即生效                    

B.从通过之日起生效

C.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            

D.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 点击下方空白处向下拖动鼠标查看答案及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正确选项:

AC  解析:‌刑法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两种方式‌:

(1)‌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这种生效方式适用于特别刑法,即针对某一时间、某一事件的单行刑法。这类刑法条款较少、内容单一、易于普及和掌握,如《关于禁毒的决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等,都是在公布之日起生效的‌。

(2)‌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再生效‌:这种方式适用于一般刑法。由于刑法的条款繁杂、内容丰富、不易于普及,公布后不立即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学习,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后才生效。例如,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也是在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学】申硕练习题

0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以上表述的是(     )。

A.犯罪的构成        

B.犯罪的概念        

C.犯罪客体          

D.犯罪主体

↓ 点击下方空白处向下拖动鼠标查看答案及解析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称为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犯罪构成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

(3)‌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小伙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吧!

关注上方公众号,每天与我们一起做题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