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1.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根本原则的确立是在 (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C
【解题思路】1929年12月28日~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个决议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这个决议使中国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2.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 ( )
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D.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答案】B
【解题思路】D项“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在秋收起义途中三湾改编开始确立的;C项“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是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的;A项“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的提出是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几篇著作中提出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正确答案应是B。
3.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 (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是三大法宝、C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D项是杜撰的,只有B项正确。
4.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工作是在 (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C.《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D.《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
【答案】C
【解题思路】B项是1950年,D项是1947年,AC两项均为1949年,但涉及工作重心转移和“两个务必”的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5.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 )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答案】C
【解题思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必须准确把握。题干中的原因会导致四种结果,但最主要的是C。
6.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答案】A
【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创造了通过整风运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好形式。1941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在极端困难时期,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或基本任务有三个,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搞清楚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理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因此,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就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和中心任务。据此分析,A是正确选项。BC项是延安整风的任务,但不是中心任务,D项当年还未提出。
7.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答案】C
【解题思路】考毛泽东原著。******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出“新的伟大工程”,指的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A项指的是中国革命道路,B项是关于统一战线,D项指的是1949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只有C项是正确选项。
8.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 )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答案】D
【解题思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都可能带来机会主义、冒险主义。但毛泽东的两文主要是针对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
A.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
【答案】B
【解题思路】A是中共八大的,C项是上世纪60年代的,D项则是干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