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北京物资学院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1980年独立建校,成为一所以培养物资管理及相关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2001年在全国首家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几十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骨干、多学科发展、物流专业特色鲜明的财经类高等院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地处自古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紧临京通快速路出口,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校园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被北京市授予“文明校园”和“花园式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693人,其中专任教师394人,教授34人,副教授105人;学校各类在校生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和高职生共6100多人,硕士研究生500多人。另外,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人。
学校设立4个二级学院、3个系,分别是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劳动人事系、外语系和法政系,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部。6个硕士点是: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劳动经济学、物流工程和工商管理硕士。另外,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教材2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20项。2007年10月8日—13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2008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普通高校评估专家委员会评定为“优秀”。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着成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学校已建成7个科研基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27个。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11项;出版专着、译着、教材153部,发表学术论文1538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现代流通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校教授主编的《北京物流蓝皮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填补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一项空白。学校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参与主办的“中国物流在线”在国内专业网中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从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劳动经济学、物流工程和工商管理硕士等6个专业。其中,经济学和物流管理为全国特色专业建设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产业经济学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我校在物流管理、流通经济、金融期货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办学特色。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利用地处北京,与国家级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聘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以及银行、证券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导师(按住CTRL 并单击鼠标以跟踪链接或到研究生部网页查阅),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所设的专业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高新科技产业、金融机构、大型国企以及科研院所。
学校重视与国外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已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提倡求真笃实、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特色的大学文化。